早春三月,秦巴腹地春意正浓。3月22日,当第一缕晨曦穿透古路坝的薄雾,三六五所工会“踏青沐浴春风·足鉴乡村新貌”追寻红色记忆春季健步走活动正式启幕。教职工们沐浴着和煦春风,沿着西北工学院先辈的红色足迹,踏上这场穿越时空的行走。

1938年,日寇侵华,全民抗战,时北洋工学院、北平大学工学院、东北大学工学院与焦作工学院西迁、南徙至汉中城固古路坝,汇聚教育精英,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。
在当时极其恶劣的条件之下,师生用通心草捻灯芯,在菜油灯下书写“教育救国”的答卷。1939年西北工学院确立了“公诚勇毅”院训,“献身工程界,克服当前之千万困难,为母校争光”。这一时期还制作了院旗,谱写了院歌。这些院训院歌,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,作为西北工业大学的校训校歌,一直沿用至今。

“古路灯火”已成为历史,现如今古路坝春意盎然。这片涅槃重生的土地上,漫山遍野的花海金浪翻涌,青砖灰瓦的陕南民居点缀其间,屋檐下悬挂的朱红灯笼与太阳能路灯交相辉映,恰似星火燎原,一幅幅美丽的景象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气象。
老师们低吟着西工大校歌,步履轻快地穿行在阡陌纵横的山水画卷中,历史的回响愈发清晰。当走过当年师生种植的树旁,新抽的嫩芽见证着百年树人的传承。老师们们正以脚步丈量历史,用心灵对话先辈,在秦巴汉水的见证下,续写新时代的传承篇章。

纪念碑前,老师们驻足诵读“公诚勇毅”校训的声音与春风共鸣。城固八年,艰苦卓绝,培育英才,报效祖国,于秦巴汉水间写下校史凝重一页,树高千丈、根脉于斯。纵然时过境迁,物是人非,但那些人、那些事注定会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闪光。那种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一代代西工大人身上薪火相传,永世不灭。
此次活动将红色基因解码为田间脚步。从烽火弦歌到星辰征途,从“古路灯火”到数字星河,三六五所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,锚定学校“127”目标,赓续古路坝先辈筚路蓝缕的红色基因,让“总师育人文化”在山水林田间生根发芽,为构建低空经济和智能飞行新生态贡献三六五所力量。